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勝妙正法及聖僧伽。

一、聲聞修或不修緣起佛理?
聲聞:聲聞弟子稱為「受渡者」他們必須受到佛陀之助才能覺悟。
所以是受到佛陀教導佛理才能覺悟。要修緣起。

二、緣覺聞或不聞四聖諦、八正道?
辟支佛,亦稱緣覺,佛滅後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者。
之所以能稱佛就是在無佛時 自修自證。 不可能聲聞四聖諦、八正道。因無處 可聽聞 。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彌陀佛~

打坐如磨刀,下坐如砍柴。

如何運用磨利的禪刀,就看修者的決定了。

雖然本俱足,但執塵緣不斷,若念斷,何來濫用神通?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薇如姊姊很高興與您共研】 要先感謝YAHOO所建立的這個平台與分類版主的辛勞。 身心有狀況還是要去看專家喔~~~ 姐姐目前在壁觀大禪定,答題除了來信的可以幫忙一下,其他大致不再回答,請自己看看我的回答題庫就可以了,這段時間有干擾大家答題的狀況的話,請海函一下囉,而回答的題目,無法全題參與討論,如有問題歡迎來信討論,但都不會即時回應,要等有空時才看喔,對不起呢~ 版主問: 您的發問重點如下: 十二時辰中的器官的運作~會不會因各國地點與生活作息不同而改變=>全地球的生態都受整個宇宙體影響的~人體是個小宇宙喔~ 因為我是上夜班的~十二時辰的器官運作~對我來說似乎沒多大用處了~但是身體真的有點不舒服~請大家幫我一下啦~謝謝~ [姐姐說]:上夜班當然身心都會很不舒服的,這樣就可以印證這宇宙的真理囉,前人累積的大智慧不可輕忽的。 姊姊說: 【重要宣告】 這個園地的自問自答相當嚴重,有些都不是很好的正解,這樣會耽誤網友的病情的,所以建議不要自問自答,網友在點選正解時,真的要有點良心,謝謝。 重點說[只是將寶貴經驗轉述而已,還賴您的智慧選擇囉,一切仍要以專業醫師的意見為意見,本人僅供方向引導]: 版主 這個問題相當好,您很有智慧的, 只要您了解整個宇宙與地球的運轉,慢慢就會懂了,假如能透過禪修,相信會更有境界喔,更可解決您目前的困擾,有興趣有需要請參考我的回答題。 這篇的報導很不錯,可以參考一下,請詳見下面的參考資料=網址: 中醫五臟與六腑說 中醫學重視人體本身之統一性、完整性。與自然界之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 這是整個宇宙的自然變化,所以跟地球的運轉,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到了美國時辰也是跟著變化的,並沒有牴觸之處,所以要運用時辰,可以治好很多疾病,並可以防患疾病的產生喔,包括吃東西,無論到哪一國都是一樣的時辰。 這是禪機,歷代老祖宗累積智慧發現到的,是大自然在掌控天地萬物,相當好的真理喔,所以對上夜班的人類是很傷身體的喔,假如是工作所逼,建議用中藥與禪功來補足,這樣身體才會用的久,因為保養很重要的。 這是禪機,歷代老祖宗累積智慧發現到的。

文章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111000015KK03067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Sage Mao大德慈悲開題,末學隨喜敬答。 打坐有沒有可能坐到腰酸背痛?答案是有可能的。當我們打坐的姿勢不正確,或是太過強硬的去控制呼吸,就會造成身體無法完全的放鬆,此時,不用坐太久,就會腰酸背痛,全身不對勁,好像一秒鐘也坐不住。 就姿勢而言,背脊要挺直,身體不可往前後左右傾。身體若往前傾,那怕只是傾一點點,後腰部自然會用力,以維持身體的平衡,此時就無法放鬆了;若是傾其他方向,則是同理可證。當身體沒有傾向任何一個方向時,就會感受到全身的重量都落在臀部上,就好像一根釘子釘在地上一樣,此時,不僅坐得穩,也能夠全身放鬆。 就呼吸而言,則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要微收下顎,有助於呼吸順暢。微收下顎並不是低頭或點頭,而是維持頸部向上挺直。第二,不要去控制呼吸,只要專注數息及覺察氣息隨著呼吸的進與出。刻意的拉長呼吸,會造成胸腔的壓力,而有胸悶或背痛的感覺。 當我們在打坐中能注意姿勢及呼吸,自然能坐得穩又能全然的放鬆。專注於數息,就能漸漸地收攝自己散亂的心念,而達到「一心」的境界。雖說打坐最終應當「無心」,但這「無心」,還是要有「一心」作為基礎。而這「一心」就已經能大大提昇我們的定力,進而幫助我們修觀慧,末學以為,這就是打坐可以帶給我們的極大利益。 以上是末學關於打坐的一點粗淺心得,供您參考。觀心 合十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0730000016KK04976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D06336371/o/1409546075.jpg


網站如右..... 請點我

2014-09-12 21:59:12 補充:
生命靈數(命運數)算法
把西元的生日數字全部加起來,成為一個個位數,這個數字就是你的生命數。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D06336371/o/1409546075.jpg


網站如右..... 請點我

2014-09-12 21:59:12 補充:
生命靈數(命運數)算法
把西元的生日數字全部加起來,成為一個個位數,這個數字就是你的生命數。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家講的正念:《清淨道論》:念是一種心理過程,通過不忘失的憶念,以保持思慮的穩定、不飄蕩。因為念的穩定,使得修行者可以執持善的念頭與行為,放棄惡的行為。形成一種精進、不放逸的力量

將思想固定在某個對象上,專注的觀察它,就稱為念。以正確的方式來修習念

光點和亮度增加,大德應該是閉目把氣意集中觀注在眉心,這是身體自然現象
(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ㄧ直處於氣功態,不會累積太多能量,在生長期(青春期)加上長時間保持氣意聚氣狀態,眉心會很微小凸出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題主安:

依題主平日專心修習覺知五蘊的運行,能否為大家解說分析一下

題主是如何在「不執著五蘊」的情況下,而能寫出這些題目和相關文章的?

那些動作是和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條件相對照相應而形成為五蘊?

那些想法、那些動作是已經不執著於五蘊?原因是什麼?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格鬥秒殺太極拳」事件引發「武林門派」之爭!阿里巴巴 (BABA-US) 馬雲忍不住跳出來勸架,他今 (4) 早在微博上發表文章說,太極拳肯定能實戰,但不是為了打鬥而創造出來的。

他認為,一切武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煎何太急?所以練武之人與其在武功當中求勝人,不如在武功當中求勝己。

據搜狐新聞報導,馬雲文章寫道,太極拳是用拳來闡述太極哲學思想的一種運動,真正的太極高手每次走架、推手和散打練拳就是在活動身體的同時,反復揣摩體驗太極哲學思想。而技擊只是太極拳的一部分,絕不是全部。

至於太極拳能不能實戰?馬雲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認為,太極拳作為一個拳種肯定是能實戰的,但真正能打的人確實不多,成為技擊高手的更是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人其實是練太極操,或者只是太極拳公園江湖的愛好者。

至於要把太極拳練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這樣的神技之人,乃百年不出之奇才,少之又少,僅有楊露蟬,孫祿堂等少數先輩才有。

此外,人人覺得太極是四兩撥千斤,此四兩是太極的四兩,非蠻力四兩。這是一種修為,天下能真正修到太極四兩的人幾乎沒有。

但馬雲同時也表示,練太極的最大樂趣不是來自爭鬥,而是從爭鬥中感悟太極。冷兵器時代早結束了,太極拳更應該是文化樂趣

這場「打鬥」是否公平?他認為,一場街鬥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更何況用自由搏擊的搏擊能力去和太極拳的搏擊比,規則不一致,根本無從談起,這就好像一定要拿籃球的進球數和足球的進球數相比,說足球不如籃球,這是拿鴨和雞比。如果是比賽,規則就得先設定好,今天連鬥蟋蟀都要先稱體重。

馬雲說自己也是熱愛太極和自由搏擊多年的偽拳迷,讀過無數遍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小說,無論是 MMA 還是 UFC 比賽,打開電視根本就關不了,大學到現在太極拳老師跟過不下 8 位。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應如是智者當於菩薩正法道場--佛教正覺同修會--一心恭敬如法見聞修學早證菩提是也。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明是什麼?
無明就是不覺知,
人類的潛意識裡每秒有數十億條資訊在腦子裡流竄,
人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不覺知狀態,
而此時人的情緒會被潛意識裡的念流同化----或著說是被回憶帶著走,
當你掉進以前曾經發生過的難堪的記憶時,
你將或許悲、或許怒,
當你意識清醒過來時----也就是忽然變的覺知此時此刻,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對整體眾生而言 , 無明習性沒有止息的一天。

對個人精進而言 , 經過無量大劫 , 是有成佛涅槃滅息之日。

如何維持每日靜坐的習慣?

自我發心, 沒靜坐時亦要守意內觀 , 心不放馳, 強迫約束一個禮拜 , 通常會嚐到法喜的滋味 , 自然不喜染塵, 更不喜來知識賣嘴皮, 靜坐欲罷不能。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般涅槃經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依法者。即是 【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 即是【法性】 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 是法性者 不應依止。 依法 即是 依佛性 一切法 皆是佛性所現法 不知佛性作用 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義不依語】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何等語言 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 如佛所說 無量諸經 【貪求無厭 多姦諛諂 詐現親附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又復唱言。【佛聽比丘 畜諸奴婢 不淨之物 金銀珍寶 穀米倉庫 牛羊象馬 販賣求利】【於飢饉世 憐愍子故 聽諸比丘 儲貯陳宿 手自作食 不受而噉】如是等語 所不應依。 不知戒律 貪求無厭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顛倒說 如來允許比丘 畜諸不淨 金銀珍寶 販賣求利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智不依識】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若知如來 即是【法身】 如是真智 所應依止。 見 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 食所長養】 亦不應依。 是故知 識 不可依止。【若復有人 作是說者 及其經書 亦不應依】 不知 如來是法身 念佛 以色見佛 或自稱是佛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 深密藏處 悉生疑怪。不知是藏 出大智海。猶如嬰兒 無所別知。是則名為 【不了義】也 了義者名為菩薩 真實智慧 隨於【自心】。無礙大智 猶如大人 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又聲聞乘 名【 不了義】無上大乘 乃名 【了義】 若言如來 無常變易 名【不了義】若言如來 常住不變 是名【了義】 聲聞所說 應證知者 名【不了義】菩薩所說 應證知者 名為【了義】 若言如來 食所長養 是【不了義】若言常住 不變易者 是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於涅槃 如薪盡火滅 名【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法性者 是名【了義】。 【聲聞乘法 則不應依】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聲聞乘。猶如長者 教子半字。 善男子。聲聞乘者 猶如初耕 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大乘之法 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於大乘是故應依 是名【了義】。 應依大乘了義說不應依聲聞乘法 【四依法 總結】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法者 即是【法性】義者 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 了知【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了義者 【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前三【佛性】後一【大乘經】這就是大涅盤經 略說四依法

2015-07-13 09:53:33 補充:
學習佛法的前題?
=================
末法不覺法空 與經相違 與律相悖

無佛說成佛 無菩薩說菩薩

文章標籤

stacywmhd6p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